恒溫恒濕試驗箱不製冷故障分析
更新時間:2018-04-12 點擊次數:1964
1)單級壓縮蒸氣製冷循環壓比的限製 單級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的zui低蒸發溫度,主要取決於它的冷凝壓力及壓縮比.製冷劑的冷凝壓力由製冷劑的類別和環境介質(如空氣或水)的溫度決定,在通常情況下,它處於0.7~1.8Mpa 範圍內.壓縮比與冷凝壓力和蒸發壓力有關,當冷凝壓力一定時,隨著蒸發溫度的降低,蒸發壓力也相應下降,因而使壓縮比上升,它將引起壓縮機排氣溫度的升高,潤滑油變稀,使潤滑條件變壞,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結炭和拉缸現象;另一方麵,壓縮比的增大將導致壓縮機的輸氣係數降低,製冷量減少,實際壓縮過程偏離等熵過程越遠,壓縮機功耗增加,製冷係數下降,經濟性降低.將出現以下一些影響. a.任何製冷劑,蒸發溫度越低,則蒸發壓力也就越低.過低的蒸發壓力,有時可能造成壓縮機難以吸氣,或者使外界的空氣進入製冷係統. b.當蒸發溫度過低時,某些常用製冷劑已達凝固溫度,無法實現製冷劑的流動,循環. c.蒸發壓力降低,製冷劑的比體積增大,製冷劑的質量流量減少,製冷量大大下降.為了獲得所需製冷量,必須增大吸氣容積,使壓縮機體積過於龐大. (2) 製冷劑熱物理特性的限製。 現在恒溫恒濕箱中單級製冷循環基本上采用的中溫製冷劑是R404A,在一個大氣壓下其蒸發溫度是-46.5℃(R22/-40.7℃),但空氣冷卻式冷凝器傳熱溫差通常取10℃左右(在強製送風散熱循環下,蒸發器和內箱的溫差),就是說箱內隻能製取-36.5℃的低溫,當然,通過調低壓縮機的蒸發壓力,可以將R404A 製冷劑的zui低蒸發溫度降低到-50℃;所以要獲取-50℃及以下的低溫時必須采用中溫製冷劑與低溫製冷劑複疊式的製冷循環,製取-50℃~-80℃的低溫,低溫製冷劑一般選用R23它在一個大氣壓下的蒸發溫度是-81.7℃。 (3) 壓縮機線圈散熱的限製 單級壓縮機工作時,在做-35℃左右,因為壓縮機的線圈是旋空在壓縮機中間的,這就產生一個問題,-35℃時,壓縮機的低壓是為負數值,也就是產生了一個真空度,這樣線圈的頂端熱量就沒有辦法散去,這樣就壓縮機表麵是十分涼,可是實際上內部,他的溫度是很高的,(因為真空是的隔熱介質)。 分析一:由於是溫度保持不住,觀察製冷壓縮機在試驗箱運行過程中是否能夠啟動,壓縮機在環境試驗設備運行過程中都能夠啟動,說明從主電源到各壓縮機的電器線路正常,電器係統方麵也沒有問題。 電氣係統沒有問題,繼續檢查製冷係統。首先檢查兩組製冷機組的低溫(R23)級壓縮機的排氣和吸氣壓力都較正常值偏低,而且吸氣壓力呈抽空狀態,說明主製冷機組的製冷劑量不足。 用手摸主機組R23壓縮機的排氣和吸氣管路,發現排氣管路的溫度不高,吸氣管路的溫度也不低(未結霜),這也說明了主機組的R23製冷劑缺乏。 分析二:未確定故障原因,結合試驗箱的控製過程進一步確認故障原因,該試驗箱擁有兩套製冷機組。 一為主機組,另一為輔助機組,在降溫速率較大時,兩組機組同時工作,在溫度保持階段初期,兩組機組依然同時工作。待溫度初步穩定下來,輔助機組停止工作,由主機組來維持溫度的穩定。如果主機組R23泄露,會使主機組的製冷效果不大,由於降溫過程中,兩機組同時工作,故沒有溫度穩定不住的現象,而指示降溫速率降低。在溫度保持階段,一旦輔助機組停止工作,主機組又無製冷作用,試驗箱內的空氣就會緩慢上升,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控製係統就會啟動輔助機組來降溫,將溫度下降至設定值(-55℃)附近,然後輔助機組又停止工作。 至此,已確認生產故障的原因是主機組的低溫(R23)級機組的製冷劑R23泄漏。 對製冷係統進行查漏,用檢漏儀和肥皂水相結合的方法檢查,發現一熱氣旁通電磁閥的閥杆裂了約1cm的細縫。更換此電磁閥,對係統重新充氟,係統運行正常。由於上文可以看出,對該故障現象的分析和判斷基本上是有易至難,先“外"後“裏",先“電氣"後“製冷"的脈絡進行分析和判斷的,熟悉和了解試驗箱的原理和工作過程是分析故障判斷故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