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實驗室質量控製要素
更新時間:2016-04-15 點擊次數:1632
一、質量控製相關定義 (1)質量控製:滿足質量要求的操作技術和活動。 (2)質量保證:為了滿足實驗室質量要求 ,製定相應的計劃,實施證明(記錄)所進行的一係列的係統活動。 (3)外部質量控製:通過互相校準和/或檢驗對實驗室的操作和結果所進行的控製。 (4)內部質量控製:實驗室內部采取的以對比分析、跟蹤以及相關方法,對實驗室工作的連續性控製計劃。 (5)質量手冊:是描述質量係統元素的文件或文件的集合。 二、實驗室要求 按國家實驗室認可的概念,是指一個能夠承擔法律責任的實體。這裏所指的是實驗室(微檢室)內建立的質量管理的保證體係。人員、房屋、設備滿足檢測工作需要。 1、人員要求 實驗室人員的分類: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人員等。相應崗位的人員,應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相應的技術能力證明(證書及證件)。微生物檢驗室因有相應技術能力的人負責室內的技術工作,並設立質量監督員。 2、房屋條件要求 房屋要求:具有適宜、足夠寬敞、通風有良好的照明。 房屋內牆麵及地等應采用易於清潔的材料,保持房間清潔。 房間的設置,以其開展的工作內容加以分用,設立房間。 房間的大小還應根據從事實驗人員的進入數量上加以考慮。 3、環境設施要求 房間的溫濕度控製與記錄(樣品存放室)。 特殊環境的微生物指標控製與記錄(無菌室等)。 工作室的標準操作規程和定期的檢測校準程序(潔淨室等)。 特殊環境中的設施質量控製應符合有關要求(淨化工作台)。 三、設備控製和程序 微生物檢驗常用需監控的設備和儀器: 1)培養箱(生化培養箱或CO2培養箱等)、幹燥箱、高壓滅菌鍋、淨化工作台、pH計、 冰箱,(低溫冰箱或冷櫃)溫度計、紫外燈、顯微鏡、離心機、天平。 2)小計量容器。 3)微生物測定儀器、微生物檢定儀器、空氣采樣器、酶標儀等。 1、高壓滅菌鍋的溫度控製 高壓滅菌鍋;生物指示菌法(常用)、化學變色紙片及高壓滅菌鍋溫度計等方法進行檢測。 生物指示菌法是一種高壓滅菌鍋的效果顯示法。 高壓滅菌鍋由專人按作業指導書操作,並做好每一次的作業記錄。 高壓滅菌鍋使用時,內置物品不能太多,單位體積內的內容物(每瓶內的培養基)不能太多。同時應注意內容物不同耐受溫度。總的暴露時間不要超過45min。 高壓滅菌鍋日常工作記錄應包含以下信息:高壓滅菌的材料、開始時間、壓力/溫度、取出時間、高壓滅菌膠帶的顏色變化(日常常用無菌培養代替)。 高壓滅菌鍋溫度波動範圍:110,115和121±2℃。 高壓滅菌鍋校準周期一般在半年。 2、培養基配製用蒸餾水的控製 對於蒸餾水器來說:按設備說明,定期清潔離子交換器和更換離子交換材料。 檢測要求:西歐標準為微生物檢驗用蒸餾水的特定電導率<0.5ms/m;細菌數<50cfu/ml。我們日常用的標準為 <10ms/m,未見有細菌指標。 檢測頻率:1次/每月。 蒸餾水定點供應,並做好相應的質量控製,記錄檢測結果。 3、天平的管理 天平放置要求:無振動、無氣流影響及水平台麵上。 天平要有使用及運行檢查記錄。 天平作為計量儀器是列入國家強製檢定的範圍,一般1次/年進行檢定。 運行檢查頻率按運行計劃或按產品(天平生產廠家)給出的標準重量單位進行對照。 4、pH計 pH計使用前應用標準液進行校準。 緩衝液使用有效期: PH4.00 約1年 PH7.00 約6個月 pH9.00 約6個月 pH計的維護:電極外表的定期清洗;電極敏感性檢測及極性恢複。 5、超淨工作台的控製 水平流淨化工作台工作區域,要求潔淨度為100級。空氣沉降30min,細菌數<1個/皿。垂直流淨化工作台,細菌數<0.49個/皿。 超淨工作台運行檢查頻次:1次/月主要是細菌沉降檢測。 淨化工作台過濾膜一般為一年更換一次,並同時進行粒子與細菌沉降檢測。 6、紫外線燈的控製 檢測方法:儀器測試法和生物測試法。前者是通過儀器檢測紫外燈管發射的紫外光強度。國家消毒技術規範中表明在距離照射無1米處,要求其強度為90。 生物測試法:采用一定的菌培養物,經一定比例稀釋,菌量控製在200-250個/0.5ml,塗布平板在紫外燈光下照射,2min,同時設置普通光源的對照組,後置37℃48h,計算其殺滅率。要求殺滅率達99%。 7、顯微鏡的控製 顯微鏡應製定作業指導書,日常維護記錄及自校記錄。 顯微鏡應置於無振動,避免灰塵,防潮等要求的環境。 8、其它微生物檢測儀器的控製 細菌鑒定儀、酶標儀等設備,工作中常用陽性對照檢測其功能正常性。 儀器的檢定則按有關的部門檢定或按自校作業指導書進行。 儀器的使用登記、校準計劃、校準記錄等文件存檔。 儀器專人使用、操作者應取得相應的崗位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四、檢測質量保證 定期使用有證標準物質和次級標準物質(參考物質)進行內部質量控製。實驗室間的比對或能力驗證,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複檢測,對留存的樣品進行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