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麽一說:隻要天平保持長期通電,儀器就會自動將機殼內的水分揮發。話雖如此,但是幾乎每個企業實驗室的SOP中都有一項規定就是,天平防風罩內要放幹燥劑。
大家都潛意識的認為:
賽多利斯天平裏就是要放幹燥劑的!所以你是不是淩亂了?到底是放好呢,還是不放好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話題。
一般在南方,由於氣候潮濕,一般的天平室內都裝有空調和抽濕機,實驗室都有溫度濕度控製的,所以無需放置幹燥劑。
理論上說,賽多利斯天平裏麵不要放幹燥劑。一是,會造成天平內外環境差別;更重要的是天平內濕度降低,玻璃器皿稱量時容易產生靜電,無法得到穩定讀數,尤其在冬天。
想想好像也說的通。那聽聽專家怎麽說?遺憾的是,連評審專家都有不同意見,藥物方麵的專家認為要放,其他領域的專家認為不需要。
國內外有相關的規定嗎?過去的分析天平,光電天平內部是砝碼,受潮(尤其是砝碼)會引起稱量的不準確。現在的電子天平的原理是壓力傳感器,靠通電保持溫度的穩定。如果天平內部的濕度、溫度和外麵不一樣,那放在裏麵稱的和外麵使用的會一樣嗎?
天平在使用0.01mg精度時不能放幹燥劑,由於幹燥劑的存在使天平內的產生微微的氣流,從而使得天平不能穩定。天平裏麵不能太幹燥,因為太幹燥會引起靜電。
總之,賽多利斯天平有安裝要求,環境濕度必須小於65%;未見有明文規定電子天平內必須放幹燥劑;天平內外濕度不同,空氣比重不同,易引起數據波動。